
為適應新形勢下機構編制監督檢查要求,金堂縣委編辦“三舉措”進一步強化機構編制監督檢查,著力構建事前防、事中監、事后督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,以剛性約束為機構編制管理提供紀律保障。
一是事前預防念好“緊箍咒”。以《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》為根本遵循,健全業務規范制度體系,完善20余項業務制度及示范樣本,創新建立機構編制月報制度,以“月數據+月變動”2本臺賬夯實14項機構編制基礎數據動態管理;提檔升級縣機構編制人事管理系統業務流程鏈8條,基本建立組織、編辦、人社、財政部門間流程聯動、信息共享、數據共通的工作機制,推動業務管控向全流程覆蓋;持續推動機構編制政策法規進部門,編印政策法規匯編送組織、人社等部門,各職能室配備專人提供機構編制政策咨詢,適時通報機構編制違規違紀典型案例,推動警示紅燈常亮。
二是事中監測筑牢“防火墻”。強化合法合規性審查,規范機構編制請示事項審查原則、內容、程序等紀律要求12項;強化機構編制使用效益評估,從履行職責、機構編制實配、機構編制配置效益、職數使用效益等方面對部門機構編制執行情況進行全方位評估,并將評估結果作為機構編制申請事項參考依據;強化聯動監管,以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系統為依托,適時會同組織、人社等部門進行機構編制聯合審查,綜合比對機構編制核定、干部配置、財政工資統發等信息,深挖差異數據,協同做好編內編外人員“一體化”監測。
三是事后督導織密“防護網”。強化結果應用,對監測到的滿編、滿職數單位,進行“編制鎖定、人員只出不進、干部只減不增”預警,并通過自然減員等方式逐漸消化;強化聯合督查督辦,定期進行部門機構編制執行情況核查,適時開展專項、聯合督查,建立問題臺賬,并督促部門限期整改,杜絕相似問題再次發生;充分利用“12310”舉報電話、舉報郵箱等公眾監督機制,編織多方位的機構編制監督網絡,推動機構編制工作紀律常抓。(金堂縣委編辦 供稿)
【上一篇】: 郫都區委編辦“三注重三抓實” 高質量完成第二次機構編制核查工作
【下一篇】: 金牛區委編辦“三個聚焦”強化機構編制監督檢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