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為進一步理順條塊關系、加強條塊銜接,積極構建權責一致、運轉高效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,武侯區按照中央和省委、市委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決策部署,根據市委編委工作要求,堅持“高處著眼、細處著手、實處著力”三維立體推動,聚力“五權”細則研究制定,狠抓“五權”工作落地落實。
一、堅持高處著眼抓頂層設計。一是定方向。市委編委印發“五權”實施方案后,武侯區賡即建立由組織部長親自掛帥,區委編辦牽頭統籌,區委組織部、區發改局、區綜合執法局、區規自局具體實施,相關部門街道全程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,先后召開研討會、協調會、推進會10余次,深入領會上級意圖,切實摸清基層實情,著力把準制度設計之脈、厘清賦能增效之需。二是定目標。堅持“上下內外”四向發力,通過積極對上溝通銜接、對下走訪調研、對外座談了解、對內專題研討,梳理形成“內容精細化、格式規范化、流程圖表化”和“管用、實用、好用”的“三化”“三用”目標路徑,為研究制定“五權”實施細則定下了工作基調。三是定任務。按照“任務項目化、項目清單化”的工作思路,細化明確“五權”工作的重點任務、具體要求和完成時限,形成涵蓋研究論證、摸底調研、細則制定、意見征集、會議審定等5個階段的20余項具體工作任務,確保工作推進思路清晰、程序清楚、責任明確。
二、堅持細處著手抓方案完善。一是細化考評內容。綜合派出部門、派出機構和街道工作職責,立足現行目標績效考評體系,細化明確街道考核評價相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的具體內容、權重分值和實施流程,構建形成全員覆蓋、重點突出、科學完備的目標績效考評體系,為推動“五權”工作落地落實提供了支撐、夯實了基礎。二是細化呼叫事項。聚焦基層治理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,結合《成都市武侯區街道屬地管理重點領域責任分工清單(2021版)》有關內容,將街道統籌協調和綜合管理事項拓展為應急管理、治安管理、自然資源等9大領域89個具體事項,逐一明確牽頭部門、責任科室和聯系方式,建立健全“呼叫—響應—督辦—評價”閉環工作機制,確保街道“呼有所應、有呼必應”。三是細化操作流程。嚴格落實“一個實施細則一套操作流程圖”的工作要求,從分析研判和動議、民主推薦、考察、討論決定和任免等環節,逐一厘清部門和街道任免派出機構主要負責人的工作邊界;以街道綜合執法協調辦公室為中樞節點,統籌優化街道“向上呼叫”和“對下協調”的具體流程;以全過程全要素規范為目標,逐項細化街道參與重點工作的具體內容,確保五個實施細則既各有側重又彼此銜接。
三、堅持實處著力抓工作推進。一是壓實責任。著眼建立督促問效工作機制,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,武侯區將“五權”工作納入區委常委會2022年工作要點,對各單位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實行臺賬管理、掛賬銷號,不定期對工作推進情況開展督促檢查,作為相關部門年底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,確保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、有效履責。二是嚴實標準。著眼全面提升“五權”工作質量效益,做到于法有據、基層滿意,武侯區采取“兩上兩下”工作法,通過上報區委把關定向、會議審定,下沉基層實地走訪、座談調研,累計吸收采納各級各類優化意見100余條次,確保工作推進既契合上級部署要求又貼合基層工作實際。三是落實制度。著眼全面準確掌握工作情況,及時優化調整方法路徑,武侯區全面推行“每周一調度、半月一通報、每月一督導”工作制度,及時跟進巡回指導,定期通報有關情況,專題研究困難問題,期間共協調處理各類矛盾問題20余個、答復反饋意見建議30余條,確保“五權”工作始終沿著正確軌道有序推進。(武侯區委編辦 供稿)
【上一篇】: 青羊區系統謀劃五大實施細則 助力五權制度創新落地落實
【下一篇】: 簡陽市“三聚焦三著力”深入推進鎮(街道)職能精細化管理